阳光讯(记者 郑亚雷)近日,西安市人民医院(西安市第四医院)成功为一位因感染“丹毒”而情况危急的二胎孕妈实施剖宫产手术,最终母子平安。
35岁的葛女士是一位二胎孕妈妈。此前一胎孕期她就曾患足癣(脚气),但并未重视。此次怀孕至30周时,足癣再次发作。葛女士平日有爱抠脚的习惯,此次也没能忍住,频繁抠脚后,不幸感染了“丹毒”。
起初,葛女士右足脚趾缝出现小水疱伴瘙痒,挠抓后水疱液清亮,局部涂抹药膏后未见好转。孕35周时,右足出现红色斑片状皮疹并蔓延至右侧足背及足踝部,伴有肿胀疼痛,被诊断为“丹毒”。口服和局部涂抹药物后不仅未见好转,病情反而加重。孕35周4天,右足红色斑片状皮疹扩展至右侧全足至右足踝上小腿部,肿胀疼痛加剧,灼烧感明显,足背部皮肤溃烂伴有渗液,行走困难;孕35周6天,左侧足背部也出现水疱皮疹伴瘙痒;孕36周2天,葛女士被轮椅推入西安市人民医院(西安市第四医院)。
刘朵朵主任查看葛女士病情后,立即组织普外科、皮肤科、药学部等多学科会诊。经诊断,葛女士为极少见的妊娠合并右下肢丹毒,且近5天病情急骤加重。考虑到葛女士处于孕36 + 2周的急性感染期,右下肢丹毒病情进展迅速且严重,妊娠期生理变化及增大子宫右旋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流受阻,下肢循环较差导致治疗缓慢,继续待产可能会危及母胎安全,专家团队建议终止妊娠后治疗下肢丹毒。
展开剩余51%在与葛女士及家属充分沟通后,医院决定为葛女士行剖宫产术。手术顺利,一枚重2700g的男宝诞生。术后12天,葛女士恢复良好出院,后续将继续治疗足癣以预防再次复发。
据专家介绍,丹毒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皮肤淋巴管网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,好发于下肢与面部,常因皮肤或黏膜病损(如擦伤、割伤、湿疹、足癣、蚊虫叮咬等)引发。发病后,淋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会出现炎症反应,病变蔓延较快,虽易治愈但常有复发,中医又称“流火”。其局部表现为急性起病,局部出现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,皮温升高、紧张发亮,伴剧烈疼痛或烧灼感,可伴水疱、大疱,下肢丹毒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、压痛;全身表现为高热寒战,体温骤升至39 - 40℃,伴头痛、乏力、肌肉酸痛,孕期高热可能更持久。
丹毒对母胎危害极大。对母体而言,未控制可进展为蜂窝织炎、淋巴管炎、败血症、感染性休克甚至脓毒症等,还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;对胎儿则可能增加神经管缺陷、心脏畸形风险,以及导致流产、早产、胎儿宫内窘迫、胎儿生长受限、胎死宫内等情况。
针对丹毒的防治,该院专家提醒,一定要积极治疗足癣、湿疹、皮肤溃疡、鼻窦炎等疾病,尽早足量使用抗生素,疗程10 - 14天(体温正常后需巩固3 - 5天,以防复发)。治疗期间要抬高患肢,用50%硫酸镁湿敷,避免热敷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。对于复发性丹毒患者,要做好淋巴水肿管理,穿弹力袜、按摩促进淋巴回流。同时,要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发布于:陕西省配查网-贵阳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之家论坛主要有配资炒股-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